作者:子豪
來源:有書(ID:youshucc)
前段時間,一位湖南阿姨火上了熱搜。
說起來,她做的倒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,卻被十幾萬網(wǎng)友點贊,《人民日報》也特意點名表揚她。
她叫李元二,是湖南一家菜市場的賣菜阿姨。
阿姨的攤位,乍一看并不出眾,和其他家沒什么區(qū)別,上上下下堆滿了青菜。
但卻因為“變態(tài)”的服務,全網(wǎng)出了名。
李阿姨不僅自創(chuàng)了“一周菜單”,每天菜品不重樣。
而且顧客來買菜,她會把菜洗好、切好、搭配好,顧客只需要回家炒一下就可以吃。
怕有人不會做飯,她還附贈每道菜的烹飪技巧;怕有人要減肥,她就多搭配些蔬菜,讓食材豐富、健康起來。
總之,凡是來她這里買菜的顧客,都會被安排的妥妥帖帖。
用網(wǎng)友的話說,她恨不得把菜燒好了喂給自己吃。
也正因此,每天找她買菜的顧客接連不斷。
看完李阿姨的故事,讓我想到了與她態(tài)度迥然不同的另一部分人。
整日嫌棄工作平凡,做事敷衍,逢人就抱怨生活苦、賺錢難。
殊不知,你的人生,全憑你的做事態(tài)度決定。
正如自媒體人@哈叔所說:
很多時候,當我們做一件事的決心有多大,態(tài)度有多堅決,意愿有多強烈,成功的幾率就會有多高,這是成正比的。
那些能成事的人,說白了,他們往往并不比我們強大多少,不比我們聰明多少,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有態(tài)度,更能豁得出去罷了。
請記住,永遠不要低估你的做事態(tài)度,你有多拼,生活就有多幸福。
01
先來看個故事。
從前有個人,媽媽叫他去買紅糖,他買了白糖。
媽媽罵他,他卻說:“紅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嗎?”
老師問他:“直隸省的西邊是哪一省?”
他回答陜西,先生批評他,他說:“陜西同山西,不是差不多嗎?”
后來,他得了一場急病,趕快叫家人去請東街的汪醫(yī)生。
家人一時尋不著東街汪大夫,便把西街王大夫請來了。
他躺在床上,知道找錯了人,但心里想: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,讓他試試看罷。
結(jié)果王大夫是牛醫(yī),根本不會治人,他因此一命嗚呼。
這個人,是100多年前胡適先生筆下的“差不多先生”,也代表了當下很多人。
凡事抱著一副差不多的心態(tài),做事敷衍,得過且過。
然而,你越是覺得差不多,到最后就越是差很多。
很多時候,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么拉開的。
同樣是商家,有人對顧客愛答不理,有人卻考慮周到,把顧客照顧的舒舒服服,賺得盆滿缽滿。
同樣是快遞小哥,有人每天機械般搬運貨物,有人卻精益求精,規(guī)劃路線,節(jié)省時間,月入幾萬。
同樣是白領(lǐng),有人渾水摸魚,有人卻踏實肯干、拼勁十足,不停升職加薪。
人這一生,所有的結(jié)果都來自你長久的態(tài)度。
你敷衍了事,日子便黯淡無光;你拼盡全力,人生就未來可期。
就像稻盛和夫在《活法》中寫的:“在如此的人生里,為自己寫好腳本的人與庸庸碌碌混日子的人,有著天壤之別。”
當你把心態(tài)從“差不多”換成“盡全力”,你的生活就會越過越精彩。
02
網(wǎng)上有這么一個問題:“為什么有些人走到哪兒都比別人厲害?”
點贊最高的一個回答是:“凡事多做一步?!?/strong>
就像這個令人震驚的公式:
1.01就代表著遇事多做一步的人,而0.99則代表遇事敷衍、懈怠的人。
或許單純只看某一件事情,1.01和0.99的差距確實很小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兩者最終的差距就是巨大的。
所以,千萬不要忽視“多走一步”的力量,那是你人生變好的第一步。
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典禮上,有一個女人,不是什么明星大腕,甚至大字不識一個,卻贏得了全場喝彩。
她叫楊蓉蓮,干著一份很多人看不起的工作:茶水工。
每天的任務就是給別人端茶倒水,發(fā)飯遞衣。
可就是這么一份不起眼的工作,她做了30年,從無人問津到萬眾矚目。
成龍為了給她頒獎,特地連夜飛回香港;阿Sa也表示如果沒有她在現(xiàn)場,根本沒法拍戲。
她之所以如此成功,完全歸功于她的做事態(tài)度。
夏天,她怕大家中暑,會熬解暑的綠豆湯送到每個人手里。
冬天,她怕大家挨凍,會特地泡熱茶讓大家暖暖身子。
上百人的劇組,每個人的口味喜好她都記得一清二楚,為的是讓每個人都吃得開心。
就是這么一位普通的中年婦人,憑借自己認真、多做一步的做事態(tài)度,走上了無數(shù)明星都夢寐以求的舞臺,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光榮。
非常喜歡一句話:人的潛力是了不起的,你只要專注于某一項事業(yè),每天進步一點點,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。
有時候不得不承認,決定你一生成就的,不是出身、學歷、環(huán)境,而是你愿不愿意比別人多做一點。
世界永遠是公平的,用心做事的人,沒有理由不成功。
只要你愿意凡事多做一步,無論再普通的工作,也能拼出不平凡的人生。
因為你向世界多走一步,世界就會向你走近一步。
03
政治家加里寧說:走得最慢的人,只要他不喪失理想,就比漫無目的混日子的人走得要快。
復雜的環(huán)境,態(tài)度對了,走得再慢,人生也會逐漸向好。
分享兩個提升人生高度的做事態(tài)度。
1.保持風險意識
生活中,經(jīng)常見到這樣的例子:
有些飯店除了吃飯,還免費提供唱歌、美發(fā)、美甲、劇本殺,甚至辦婚禮。
有些名人明明已經(jīng)獲得不小的榮譽,還主動去進修“無用”的本領(lǐng)。
為什么?因為他們怕被同行淘汰,所以要不斷拓展自己的邊界,做到別人有,我也有,別人沒有,我也要有。
或許,你會認為自己現(xiàn)有的能力足夠支撐未來的生活。
可是時間長河滾滾向前,社會在發(fā)展,別人在進步。
你永遠讓自己停留原地,就存在被淘汰的風險。
有句老話講得好:“人生猶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?!?/span>
唯有保持警惕,讓自己不掉隊,才能在變幻莫測的環(huán)境中站穩(wěn)腳跟。
2.發(fā)揮長板思維
華為創(chuàng)始人任正非說過一句話:我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,我只想做好我這塊長板,然后再找別人的長板拼起來,這樣就一個高桶了。
人一輩子,沒有人可以做到完美,誰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。
越來越精細化的社會,專注自己的領(lǐng)域,深耕自己的長處,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,你就贏了。
就像“壽司之神”小野二郎,用一輩子把壽司做到了極致,吸引了無數(shù)名人前來打卡,奧巴馬、好萊塢巨星安妮·海瑟薇、狼哥休·杰克曼……
普通人想吃上一口,更是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。
不要總抱怨生活很難,難的是你不想俯身去做。
任何一件小事,只要愿意把自己的精力匯聚到一個點,把它做到極致,用心、踏實地去打磨,你就會和別人拉開差距,生活也會因此慢慢明朗。
04
結(jié) 語
周潤發(fā)說過:這個世界上,100萬人里才有一個主角,而這個主角必定是把事情做到了極致的人。
深以為然。
你的態(tài)度,就是你的人生。
用心做好每件事,你就能成為生活的主角,過上舒適的人生。
(本文部分內(nèi)容源自網(wǎng)絡 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任何疑問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。)